“氦氣荒”持續(xù)全球范圍蔓延
發(fā)布時間:
2023-08-07 10:31
全球供應短缺,氦氣成本大幅上升
供應商開始執(zhí)行定量供應
MRI是磁共振成像的縮寫。威斯康星大學醫(yī)學與公共衛(wèi)生學院磁共振成像中心主任斯科特教授表示,磁共振成像是現代醫(yī)學中很多東西的核心,它能夠幫助醫(yī)生診斷腦腫瘤、中風、脊髓損傷、肝臟疾病和癌癥,其作用無可替代。
液氦的沸點約為零下268.9℃,是地球上可制造最低溫度的主要冷媒。磁共振設備需要在極低的溫度的環(huán)境下工作,磁共振成像的超導磁鐵需要維持超低溫,液氦作為冷卻劑在磁共振成像磁鐵內部泵送,使電流無阻力地傳播。一臺醫(yī)療用核磁共振設備內置腔體約可以灌裝2000升的超低溫液氦。沒有液氦維持磁鐵所需的超低溫下,核磁共振設備就無法正常運行。
氦作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正在消耗,是天然氣的伴生氣。“氦氣已經成為一個大問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yī)學院放射學教授馬赫什說。多年來,氦氣一直是一種不穩(wěn)定的商品。尤其是在美國,得克薩斯州聯邦氦氣儲備量正在不斷減少。
本來寄托這兩年俄羅斯豐富的氦氣資源能逐步供應市場來緩解氦氣緊張的局勢,然而因全球新冠疫情、俄烏戰(zhàn)爭、歐美對俄羅斯制裁,阿穆爾天然氣加工廠(AGPP)因發(fā)生起火事故艱辛等多重因素疊加,導致俄羅斯豐富的氦氣資源只少量供應市場,沒有緩解緊張的市場需求。
為了優(yōu)先考慮醫(yī)療保健行業(yè)的使用,美國5大氦氣供應商中有4家正在定量供應氦氣,計劃減少向不太重要的客戶分配氦氣。報道稱,美國各大醫(yī)院尚未取消患者的磁共振成像檢查項目或是關停其機器。不過,氦氣成本正在以醫(yī)生們有目共睹的驚人速度上升——甚至上升高達30%以上。從長遠期看氦氣未來短缺趨勢明顯,以致磁共振成像醫(yī)療方案其未來充滿未知。
美哈佛大學教授被迫暫停部分課題,或將推動研究人員技術創(chuàng)新
據悉,維持一臺磁共振成像機器正常運作需要大約2000升液氦,因此需要供應商不斷補充其蒸發(fā)的氦氣。馬赫什估計,一臺磁共振成像機器在其使用壽命期間(約為12.8年)共計需要10000升液氦。2015年,美國大約有1.2萬臺磁共振成像機器,使磁共振成像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氦氣消費者之一,遠超氣球商店。相比之下,在梅西百貨感恩節(jié)游行中懸掛所有拖拉機大小的氣球消耗了大約40萬立方英尺的氦氣,將這些氦氣轉化為液氦,只能保持大約兩臺磁共振成像機器在其使用壽命內的運行。
通用電氣和西門子已投入開發(fā)優(yōu)化磁共振成像設備,降低液氦使用量,并開發(fā)無液氦核磁共振成像設備。西門子最近推出了一臺只需要0.7升液氦的機器,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推出了一臺號稱“效率提升1.4倍”的機器。然而,市場并沒有廣泛接受這兩項新技術機型,未被廣泛應用。但暫時無法取代美國1.2萬臺磁共振成像機器的快速解決方案。與此同時,醫(yī)院仍在不斷安裝新的傳統(tǒng)磁共振成像機器,以滿足診斷需求。
據報道,今年夏天當氦氣供應商開始定量配給氦氣時,哈佛大學的物理學家雅各比和菲利普關閉了他們實驗室大約一半的項目。此外,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報告稱,其氦氣供應商之一削減了他們包括醫(yī)療用途在內的一半配給。
“這種短缺促使我們想辦法在沒有液氦的條件下進行同樣的實驗。”雅各比說。報道稱,這種迫不得已的創(chuàng)新可能會改變磁共振成像的未來。到那時,氦氣也許不再是磁共振成像的必要條件。
上一頁:
:下一頁
下一頁
相關新聞